栏目: 校园文化建设知识 作者:魏文 热度:
台海网1月16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魏文/文 张向阳/图) 从一所普通中学到省三级、二级达标校的跨越,从省二级达标校向一级达标校的冲刺,在这样一个个华丽转身的背后,包含着什么样的教育理念?
那个上午,在细碎的阳光中,听着蔡建生讲述他对教育的领悟,对理想的阐释,对未来的憧憬……于是,我们终于理解,杏南中学这所原来名不见经传的学校,为什么教育教学质量能够年年突破,演绎着岛外中学的传奇。
人物名片
蔡建生
蔡建生,厦门杏南中学校长、书记,高级教师,全国学习科学推广与应用研究会理事,省教育学会历史教学委员会副理事长、省首批中学历史学科带头人。曾多次被评为省、市优秀青年教师。
数字
●2008年,杏南中学高考本科上线164人,本一完成率200%,本科上线和专科上线人数均居全市(共34所)第14位。
●2008年,杏南中学中考总分均值、全科及格率、毕业会考合格率、按时毕业率、辍学率、P值均优于全市均值,再次蝉联厦门市初中教学优质奖。
●2008年1月,在福建省高中学业基础会考中,学校参加会考的各学科合格率100%、优良率98.4%,各科标准分居集美区第一、厦门市前列。
语录
●和谐校园的文化应是积极、进取、向上的文化。
●创建和谐校园必须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
●竞争已成为学校发展的基本要求。快进则生,中进则退,小进则衰,不进则亡。
以生为本以爱育人
学堂:岛外中学无论是生源或是教育资源,很多方面都无法和岛内厦门一中、双十中学等历史悠久的名校相比,但据了解,杏南中学这几年还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
蔡建生:是的,杏南中学办学时间不长,从1990年建校至今不过18年,但在上级领导的支持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还是取得了较高的办学效益。会考、中考连续多年位居集美区第一,中考去年再次蝉联厦门市初中教学优质奖 (集美区唯一获此殊荣的学校),会考多项指标超过一级达标校,高考升学率稳定在90%以上,而且连年创新纪录。
从学校高考本科上线的情况看,2001年18人,2002年20人,2003年22人,2004年58人,2005年66人,2006年102人,2007年104人 (其中叶惠茹同学获全省第225名、集美考区第一名),2008年高考本科上线164人 (在厦门市参加高考的34所学校中位居第14位,其中蔡彰霁同学获全省体育类高考第9名)。学校高考本科上线人数8年增8倍,翻3番,创同类学校前列。
学校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办学实力也在不断增强。学校现有63个教学班,3000多名学生,230多名教职员工,专任教师182人,其中,中高级职称教师127人,国家省市级骨干教师40余名,省、市级学科带头人数居集美区第一,师资力量雄厚。
去年,学校还获得国家级考试规范化考点、中国特色教育理念与实践项目学校、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集体、市中招考务工作先进单位、市初中教学质量优质奖、市篮球传统项目学校等众多荣誉称号。学校还通过了市文明学校复评和省示范图书馆、B级食堂(岛外惟一)、区教育科研基地校验收。
学堂:在您看来,取得这些成绩主要得益于什么?
蔡建生:主要在于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发展,与时俱进”的办学理念,突出“以生为本,以爱育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在于我们认真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的进一步实施;在于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于不断加强学校文化建设,依据新课程实施需要重建学校管理制度,走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管理之路,为学生终身学习、终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课程改革厚积薄发
学堂:作为集美区惟一的市级课改综合基地校,你们做了些什么?效果如何?
蔡建生:2002年学校教科室成立后,学校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已形成以课题研究为龙头,以课改为切入点,各种层次教育教学活动齐头并进的格局,老师们的学习与课改同步,教学与研究共进。
十五期间,学校承担了4项国家级课题、2项省级课题、2项市级课题,还有众多的子课题,这些课题都频频获奖。学校优秀的教育教学成果也吸引了省内外教育考察团及周边的教师前来观摩研讨。
我们还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材为主源,练习为主线,注重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精选校本课程及体育选修模块供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课程,实行走班制教学,满足学生对课程的不同需求。这几年内,学校中高考综合评估指标居集美区属中学前列,不能不说是六年来学校开展课程改革成效的厚积薄发。
学堂:去年是师德建设年,学校主要从哪些方面着手工作?
蔡建生:学校上下形成了一个共识,这就是:教师师德高尚,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传道授业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校统一思想,成立师德建设领导小组,结合学校工作实际,细化工作方案,制定《厦门市杏南中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实施细则》,以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核心,以树立“德、能、爱”教风为目标,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师德建设品位。
教师以学生为本,遵守《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发扬奉献精神,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在师德、教学态度、课堂管理、作业与辅导、教学效果等得到学生的认可和好评。
师德建设是长期的任务,学校在认真组织好师德建设年活动的基础上,将深入开展师德教育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建立师德目标管理责任制,完善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考核、奖励办法,形成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学堂:现在,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学校在推进素质教育方面做了哪些努力?
蔡建生:我们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落实素质教育,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深入探讨课堂教学艺术,打破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创新精神;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发动学生人人参与,课堂上要留出足够时间让学生自学、质疑。
开展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很重要一方面就是要积极拓展学科课堂。我们还充分利用节假日、周一至周五下午第四节、周六时间,开放图书馆、阅览室、计算机室、实验室等场所,让所有同学能走出课本和课堂,那些走出校门参加各类竞赛的学生也都取得了良好成绩。
学堂:您如何看待学校的管理工作?
蔡建生:首先是建立在以人为本基础上的“依法治校”。把学校规章制度内化管理,营造一种校园文化氛围,让校园充满书卷气,教师厚德、爱生、博学、善教,学生勤学、善思、求真、创新,把每个人的智慧集中起来,形成学校发展的合力。
杏南中学地处城乡结合部,办学基础比较薄弱,文化底蕴比较缺乏,尽管这几年发展很快,但在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出现 “高原”阶段,而如何转变办学理念,如何与时俱进,如何不断创新,增强学校发展后劲,就成为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我们对学校现有管理制度进行改造、调整、创新,使之更适合新课程改革的发展。
除了注重学习、关注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发展外,我们还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确立了包括校徽、校旗、校歌等在内的学校各种文化标志。我们希望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增强师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建设校园文化是人文教育的重要体现。创建和谐校园,首要任务就是学生、教师、学校同步发展。
争创省一级达标校
学堂:据了解,杏南中学的老师们特别敬业,深受家长们的信赖和好评。
蔡建生:是的,家长的肯定是对我们最好的激励。这些年,学校取得的成绩也得到了区委、区政府以及市、区两级教育工委、教育局的肯定,我们的工作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集美区早在2006年的十一五教育规划(草案)中,就把我校目标定位为2009年争创省一级达标校。
“校风正、教风严、学风浓、成绩优”,让我们欣慰的是,学校的办学在本地区的百姓心目中能发挥实验、示范和辐射作用。而学校目前已经与家长、社区形成了良性互动机制,校长进社区、老师进家庭已成为一种风气。这些年,良好的校园氛围还吸引了不少周边区域的学生前来借读。
学堂:在新的一年里,学校有什么规划和设想?
蔡建生:首先,我们正在酝酿与名校合作办学的事宜,决定积极、主动接受名校辐射,寻求与他们全方位的合作,由名校对我校进行教育教学理念、教育方式和管理模式等方面的诊断和改造,分享名校以及高校教育和科研方面的资源优势,包括他们优秀的文化积淀、高水平的办学质量、一流的办学理念、高效的管理机制、丰沛的人脉和教育资源,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其次,在名校的支持、指导、帮助下,创建省一级达标校;第三是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创建和谐校园,寻找办学的突破口,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在这方面,学校也进行了多年尝试;第四,作为厦门首批体育传统校,要继续发扬体育传统,在篮球、足球等项目上继续保持先进水平,以此促进学生身体健康。
2006年5月,我校就通过了市教育局组织的省二级达标高中验收,同年12月省教育厅正式确认。2006年9月,学校就酝酿起草创建省一级达标高中规划,目前,此规划已经进入最后定稿和论证评审阶段。
争创一级达标校将使我们从学校管理、校园建设、师资配备、办学效益等诸多方面得到提升,也将使学校、教师、学生三者同时受益,其辐射效应可能还远远不只于此。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下一篇:“感恩教育应该成为一门课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