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家长学院 文章作者:佚名

 

  【东城区】

  深化学区制综合改革,推进全面优质品牌化建设工程。

  新建9对深度联盟学校,探索联盟一体化管理及中小衔接对口直升;借助“首都高校支持中小学教育特色发展项目”,积极推进与首都高校、社会教育机构合作办学,建立北京工业大学附属广渠门实验学校、北京工业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西班牙语实验学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实验学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教育及综合课程实验学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对外交流与合作实验学校、首都体育学院实验学校、国家大剧院艺术教育实验学校、中国儿童艺术剧院艺术教育实验学校等;选取北京二中、五中、广渠门中学、史家小学4所改革项目校作为试点,在盟、贯、带多校区相互集成的基础上形成教育集团式管理模式,即:依托品牌名校的带动作用,依据共同的办学理念和章程组建学校发展共同体,在战略规划、日常管理、课程建设、教师发展、设施使用、学段衔接与联合育人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品牌共创、教师交流、跨校选课等进而实现共同体内优质教育资源品牌的辐射推广与合成再造。依循“优质导向、专业引领、主体激发、创新驱动”的策略,实现学校办学的优质特色。

  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入学工作机制及制度建设,促进教育公平。积极探索“政府管、学校办、社会评”既相互分离又相互支撑的新型教育治理结构,建构学校、家庭、社会多元教育质量评价机制及评价体系,广泛开展社会满意度测评。

  实施学院制综合改革探索创新素质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为促进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搭建人才整体贯通、个性多样、可选择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自我选择,积极为学生的个性化成长提供条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东城区在有着近十年经验积累的“蓝天工程”基础上,提出“学院制”这一创新、实践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创设学生个性化成长、可持续发展的学习空间,以满足现代社会对于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

  建立学院制育人模式的组织管理体系。

  成立东城区青少年学院(与东城区教育研修学院同址办公),统筹规划、组织管理东城区学院制育人模式的整体改革与发展,学院下设行政管理中心、课程研发中心、课程管理中心、学生学习成果认定中心、教师注册管理中心及网络运行中心。青少年学院依托教委直属单位、校外教育单位建立文艺学院、科技学院、体质健康学院和国际学院。按照学科门类、资源分布,在学区、学校、资源单位等地设立学院课程中心及实践基地,承担学生学院课程学习任务。学院建设将与实施中小学生素质教育提升工程紧密结合,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努力形成社会各界共同支持参与、课内外与校内外相互融通的育人新格局。

  未来,学生在学院内的学习记录也将纳入学生的学籍管理系统,作为学生综合评价评定指标,实现学生个性化成长。学院依据个性发展需要,开设从小学到高中覆盖各学段丰富多彩的个性化选修课程,将学院课程纳入到学区、学校的学生课程体系之中。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爱好,通过网上选课进入不同学院学习。具有一定个性特长、获得学分和成果认定、通过审核的学生可进入学院中长期课程班系统学习。并实施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和社会科研机构一体化培养。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学院内的深度联盟、优质资源带、初中一体化管理学校实行学科联合培养;高中阶段在学院内联盟一体化校际间实现特色项目、特色班的课程双培,通过考核的科目成绩纳入学分管理,校际间实行学分互认,实现学院内的学段贯通。统筹具备条件的特色项目、特色课程可尝试探索中小学九年一贯、初高中六年一贯。

  建立学院制课程体系建设工作机制。

  大力研究中小学学科课程总体衔接改进计划,探索中小学、校外机构科技教育联动、职普联动的融合机制,进一步加强学科教学内容与社会、自然的联系;建立起课程开发、管理、设置相互衔接贯通的科学有序运行管理机制,在各学区设立青少年学院学区分院,在区域内建立起数个直培学院基地联盟、数十个教育系统内的课程中心、数百个境内外课程基地、数千个课程模块的四级学院基地体系;加强学院四级课程体系建设,着力建设满足学生个性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万、千、百、十”四级课程体系,即:一万个向全体学生开放的可供学生选择或者教师加工的资源普及项目,一千门长短结合、以实践为基础的特色课程,一百个国际国内重点资源直培课程,十个国际国内英才培养基地和特色游学课程;成立不同类型的特色工作室、俱乐部;建立精品课程、项目申报制度;积极建设学院品牌活动,打造学院课程活动品牌;建立学院课程评价与质量监控体系,成立学院制专家学术委员会,聘请社会专业机构、专家团队和第三方力量,定期对各学院进行专业评估。

  建立学院制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研制《东城区学生个性成长手册》;广泛建立起学生课程学习评价记录体系,通过学院内的学习在品格、学业、个性、心理四个维度的基础上科学完整的记录学生成长历程;建立标准化的等级认证体系。

  实施学院制创新人才贯通培养模式的配套机制。加强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建立青少年学院专兼职教师任职通道,研制《东城区教师工作手册》,实行学院教师注册、退出机制。以特级教师、骨干教师为学院师资队伍的基础,同时吸纳高校科研院所,国际顶尖领军级人物为学院导师,构建起十名以上国际、国内顶尖导师团队,百名以上高校、科研院所专家导师团队,千名以上学院学科特级教师、骨干教师领衔的专任教师团队,万名以上社会名流、各行各业精英组成的特色教师团队;加强学院制信息化平台建设,建立“在线教育学院”;建立学院硬件资源建设与配备机制;建立学院制综合评估机制。

|<< << < 1 2 3 4 > >> >>|


【相关内容】

教育部发布学校双减十大典型 北京西城推菜单式课后服务

佚名

 

2021中国大学排名发布 北京大学连续14年夺魁

佚名

 

盘点国内外那些牛逼的辍学创业者们

佚名

 

北大三次退档专项计划考生 网友:北京大学快被喷成筛子了

佚名

 

盘点当下家庭教育的五大盲点

佚名

 

2015全国各省高考文理科状元盘点 各地高考分数线公布

佚名

 

北京将严查幼儿园小学化倾向

赵琬微

 

数百北京学生赴衡水读书 部分人尚不知如何穿衣

佚名

 

北京高考理科状元:高中没上过任何课外辅导班

佚名

 

北京高考文科状元:有主见爱长跑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