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国际化? 来源:家长学院 文章作者:李斌 今天中国社会的现实是,人们既失去了自己的文化,又无力超越自己的文化。 2012年,偶然来到仅有二十几个学生,却聘任了十余个美国教授任教的上海兴韦学院。学院创办人陈韦明告诉我:兴韦近期最大的梦想,就是找到合适的国学教师,开设国学原典课程。“中华文明的原典智慧,可以帮助孩子们在未来保持内在的信心与平静。” 陈韦明是改革开放以后,哈佛大学最早和最年轻的中国大陆毕业生。我当时大惑不解,问道:既如此,为什么要花这么大的代价,引进原汁原味的国际课程呢?回答是:“因为他们的舞台在国际。” 渐渐才悟出,陈先生的方向感实在很好,课程架构所指向的,正是当代中国学子最为迫切的两件事:建立自我,突破自我。因为今天中国社会的现实是,人们既失去了自己的文化,又无力超越自己的文化。 那么在今天的中小学,亲爱的校长,为什么你的学校需要嫁接国际课程? 除了像兴韦一样基于学生未来的需要,还有人是因为家长的选择:中国家长越来越懂得“不要背不动的书包,要有带得走的能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国际课程在中国的蓬勃兴旺,就是更多需求选择的结果。 还有人是因为学校创新的必要:中国人对“什么是好的教育”常常大的方向感很好,但如何去到那里?学校需要更多的结构性、支撑性设计,国际课程,无疑在这方面有较大的先行优势,所以引进、消化、改造,成为当下学校课改的一大潮流。 然而,却极少有人意识到,这其中,还包括中华文化自身发展与演进的需要。 那是什么呢?简单一点的答案,是传统文化所带来的思维习惯、培养目标需要被学校课堂所推动的转型。从状元及第、学而优则仕的思维,转换为“行行出状元,路路通罗马”的思维;从培养所有人学孔融效岳飞的思维,转向培养一个个彼此不同,却又更加完整、更加丰富的自我实现的人;从培养“循古例法先人”不越雷池半步的守成者,到培养敢于提出问题并善于解决问题的创新型人才…… 更深层次的答案,是我们的文化需要在全球化的时代重新被点亮。学校怎么做?正如龙应台所说——要“知己知彼”。知己,即帮助学生决定什么是自己安身立命、根深叶茂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知彼,即帮助学生有能力用别人听得懂的语言、看得懂的文字、理解得了的逻辑,去呈现、重构那些自身文化基因里,在这个时代依然有生命力的价值。 所以教育的国际化,就是要找到“别人能理解的方式”;同时也推动自身的文明通过验证获得信心,通过融合获得更新;以及,在这个“人人都是国际人”的时代,通过人人都能理解的方式,让“君子和而不同”、“圣人为而不争”,这些几千年来对多数人“知行两张皮”的价值观,在21世纪获得落地与新生。 (文章选自《新校长》2015年第3期,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上一篇文章:教育的广度与深度·下一篇文章:美国华人教授:穷孩子上错高中一辈子难出头 【相关内容】 教育部:聚焦《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 佚名 教育部:职业教育决不是单纯的就业教育 佚名 教育洞察:教育改革的阻力真来自家长吗? 佚名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纲要》的通知 佚名 学习力教育中心首个基于底层文化面向未来的现代家庭文化系统 佚名 高中生暑假发朋友圈被处分,盘绵市教育局:学校校规管理,没毛病 佚名 教育部发布高考防疫提示:提醒考生做好考前本地14天健康监测 佚名 教育的最高境界:文化滋养孩子,首个专业系统的家庭文化体系推出 佚名 教育部发布学校双减十大典型 北京西城推菜单式课后服务 佚名 新东方全面关停K12在线教育业务,裁员、退费!CEO称将去山区支教 佚名 标题 副标题 全文 作者 关键字 导航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