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家长学院 文章作者:蔡朝阳

 

纳博科夫在《文学讲稿》中提到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说世间从未有过爱玛•包法利这个女人,小说《包法利夫人》却将万古流芳。这是福楼拜杰出的写作技巧带来的。相反,因为明显的说教意图,因为成年人的自以为是和蛮不讲理,终使得这篇课文虚假而矫情。就像一位小学教师的点评:在这篇课文中,圣母、圣子、圣女三位一体同时降临,演绎着一出美丽的神话。胡编的情境,捏造的语言,虚拟的情节,企图昭示圣人的无量功德,进而实现对世人的精神洗礼……洗礼不成,反受毒害。

滥情就是这样炼成的。犹记得连战先生访问大陆,回后宰门小学参观,小学生集体歌伴舞,曰:连爷爷,您回来了,您终于回来了。一时间雷倒全球华人。而龙应台却说,那个柏克莱教授,对于在成人意志下起舞的孩子,他流露的是哀矜,是怜悯,不是自觉高尚的轻视,不是轻浮傲慢的讪笑。(龙应台:《从<连爷爷您回来了>想到的》)

2008年

附文

当道德说教遭遇无厘头

放学,菜虫总会一路跟我描述一天内学校发生的趣事,边说边笑。这一天,菜虫说:李秀木说,要一枪把那个小男孩电死,然后全班同学都笑死了。我听不懂,就追问,怎么回事啊?菜虫描述道:课文里有个小男孩,叫小兵,他爸爸生病了,他很想买一个玩具,但是没买,要省下钱给爸爸看病,老师问,要是你,你会怎么办。李秀木站起来回答说,我一枪把他电死。

我听明白了。现在,就在今天,菜虫学到这个课文了。对于菜虫如何看待这个课文,如何看待小兵这个人,我确实很关心,但李秀木这个无厘头的回答,还真出乎我的意料。

关于语文教材,我一直引以为忧。2008年时,我们指出小学语文教材有“四大缺失”,其中两个是儿童的缺失和快乐的缺失。很显然,在《玩具柜台前的孩子》一文中,同时存在着这两大缺失。所谓儿童的缺失,并非指缺少以儿童为主角的故事,而是指在故事中,儿童视角或者儿童本位的缺失。本文中,小兵的表现完全不像孩子,而是作者以成年人思维方式的强加,呈现了懂事而不快乐的儿童。这是道德说教非常明显的课文。

事实上,不仅仅是这篇课文。人教版小学教材中,凡以母亲与母爱为主题的文章,几乎每一篇我都仔细读过,发现存在的问题很多。比如随意篡改经典,不尊重原作;比如语言呆板,缺乏灵性;再比如常识性与科学性的错谬比比皆是等。无怪乎家长要忧心忡忡了。之所以前几年民国小学教材大卖,恐怕也与家长对当下的小学教材不满有关。今年热卖的一种叫《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是清末民初启蒙读物的发轫之作,据说胡适就是读这个长大的。这些教材与当下的小学教材放在一起观察,也令人颇有感慨。之所以小学教材是重要的,就因为,一定程度上,小学教材奠定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底线。就此而言,我们无论多么重视小学教材,也是不过分的。

不过呢,因为我一向重视与菜虫的亲子共读,对教材的担忧也并不算严重。因为我知道,人的大脑就是一个比特之海,容量无限。只要我们给孩子读更多更多的优秀读物,自然会把那些不好的课文稀释掉,最终影响以趋于无。基于这种认知,以及亲子共读所带来的快乐,我不断给菜虫读书。每晚的共读时间,成为一家人最幸福的时光之一。而讲述过的故事,都会一一在菜虫心里留下印迹,在日后的某一瞬间突然复活。

我用这样温和的方式来消解课文的灌输。但是《玩具柜台前的孩子》一课中的道德说教,被孩子们自己以这样一种无厘头的方式解构,还真是我没有想到的。“一枪把他电死”,这其实是孩子们在看的一个国产动画片的情节。下课的时候,他们总在玩这个游戏,一人举枪射击,一人操起盾牌防御,同时口中念念有词。当然,都是虚拟的,但孩子们乐此不疲。结果,李秀木同学把这个情节照搬到课堂了。他一言既出,众皆大笑,原本悲情的课文一下子被笑场了。菜虫说,王小楠同学后来也被点名站起来发言,王小楠是一个乖巧可爱的好学生,以前都能回答得让老师满意。不过这次,王小楠回答说,小兵之所以不买玩具,是因为他爸爸也想要这个玩具。同学们再次哄堂大笑。

|<< << < 1 2 3 4 5 6 > >> >>|


【相关内容】

无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