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家长学院 文章作者:佚名

 

听早教专家谈天线宝宝“慢教育”的智慧
听早教专家谈天线宝宝“慢教育”的智慧

  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研究称观看快节奏画面不利于幼儿注意力养成,会损害其猜谜能力,对短期记忆力也有损害。领导该研究的弗吉尼亚大学心理学家利拉德认为,参与场景持续变化的教学将会使幼儿大脑过度劳累,尤其是控制‘执行功能’的部分。

  这在早教行业引起广泛讨论。深受孩子们喜欢的“慢节奏”节目“天线宝宝”也再一次引起了关注。为什么快节奏不利于孩子的注意力养成,而慢节奏的教育却能轻易吸引孩子,并能给予孩子有效的教育?我们走访英式早教机构--天线宝宝早教,听天线宝宝早教专家谈“慢教育”的智慧。

  读懂天线宝宝“慢教育”

  节奏快的节目信息量大,让宝宝接触更多新事物?这是很多家长的误区,也是非常危险的想法。很多家长误以为动画片里快速变化的事物能让孩子接受到更多的信息,其实不然。色彩丰富的画面和快速变化的情节确实能引起孩子的注意,这和我们成年人看到奇怪的变化的事物也会好奇是一样的。但0-6岁孩子的大脑是一边汲取信息一边使用信息,无法承载太大量信息的加工。节奏过快,内容过多,会导致信息量过大。因此,和成年人不同,孩子会被淹没在大量信息的漩涡里,很难自主地脱离出来。研究发现,看快节奏动画片的孩子会比看慢节奏动画片的孩子在专注力、记忆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都有所下降。

  信息量的给予是有智慧有技巧的,必须根据孩子能接受的范围来进行,而不是多少的问题。孩子自己能加工能接收到的信息量是有限的。天线宝宝设计的画面,说话的容量和信息点,都是孩子们能够接受的,它的语言逻辑和结构也是合理的。

  我们可以先看一段天线宝宝节目的小片段。这个片段取自天线宝宝节目《下雪了》。从一朵云的出现到天上下起雪来再到天线宝宝们跑起来,用了接近3分钟的时间来描绘,整个过程的语言对话非常少,但不断重复。这样的慢场景在天线宝宝视频里频繁出现,重复的对话,少量的信息,看起来略显“无聊”。可能会有人不解,有必要花这么长的时间来说一件这么小的事情吗?研究表明,仅仅在感官上引起注意的节目并不能给予宝宝相应的认知。而天线宝宝恰恰是抓住了这一点,让孩子们能获得天线宝宝所传递的信息,启发他们的智力,获得丰富的体验。

  我们强调早期刺激丰富的环境对孩子发展的有利性,但这种丰富一定要吻合早期儿童可接受的范围。有研究发现,孩子所处的环境过于复杂,太多噪音,过多刺激,会对孩子的学习技能和动机都有不利影响,这种过量刺激的环境不仅不利于成长,还与一些行为问题或障碍相关。在信息嘈杂的的环境中,看上去信息量超大,但孩子容易感到疲累,最终能够接收的信息量反而下降。早教专家给我们举了一个很简单的实验:小宝宝在嘈杂或人多的地方会容易睡着,而回到家中,平静熟悉的环境反而会让孩子不易感觉疲倦,可以专注探索。那是因为外面的信息量超载,孩子无法处理如此大的信息量。

  天线宝宝创始人安妮·伍德曾经说过:我们的创意来自孩子,如果你要为孩子制作一些节目,那么你首先要问问自己,孩子眼中的世界到底是怎样的。天线宝宝节目的场景和内容完全是根据孩子的想象世界创造出来的,并不是以成年人的思维方式来进行设计;节奏缓慢,信息量适当,吻合低龄儿童的注意力特点;语言重复且具有启发性,鼓励孩子与天线宝宝的互动,而不是像传统儿童节目一样只是让孩子被动的接受信息。正因如此,天线宝宝能够抓住孩子真正的兴趣点,即体验快乐并找到强烈的认同感——这是属于孩子的语言和行动方式,这是属于他们的世界。

  慢教育的智慧在于:保持和孩子一样的节奏,从孩子的视角出发,给孩子可接受的信息量,让孩子体验属于他们的快乐。

  “慢阅读”让阅读回归“阅读”

|<< << < 1 2 3 > >> >>|


【相关内容】

周海宏:感性素质和感性智慧对人生的影响,艺术修养在生存竞争与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

周海宏

 

吴非:缺乏智慧的基础教育等于没有教育

佚名

 

家长应该怎样提升自己的家庭教育智慧?

余建祥

 

“要智慧地爱学生”

朱晓芳

 

做个智慧的班主任

佚名

 

父亲的智慧之灯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