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研究” 来源:家长学院 文章作者:冯卫东 第二段话是:学习,像饮水一样解渴;思考,像呼吸一样自然;研究,像对弈一样潜心;写作,像晤友一样诚挚。 这里,我试图用比喻或类比的方法,较为形象地揭示教师工作、教师研究的某些特质。 水是没有营养的,但生命不能离开水。有一个经典镜头,在汶川地震中,一个男孩埋于废墟之下数日,被挖出时,第一句话是:“(解放军)叔叔,我要喝可乐!”此时,水成了他的至上渴求。这使我想到,食物是维系人生命的 “硬件”,水则是“软件”。作为已有一定学历和学力的教师,他似乎确实可以(在一段时间内)依靠此前积累下来的知识和学力去执教,这些便成了他维系教育教学生命的“食物”或“硬件”;但只有它是不够的,还要有足量的、优质的“水”,它是为“硬件”助力、不可或缺的“软件”。教师要时时为自己添置、更换和优化“软件”,要不断地、渴人求水般地学习,特别是要读书。我曾应省内某市教育局之邀,为全体机关人员作读书报告——《读书:对健康生活方式上瘾》。读书确为修身养性的良方,是健康生活方式中的一种。绝大多数“瘾”不能上,但如果对读书也上了“瘾”,那么,教师想不成功都很困难。 有一道知识竞答题:“全世界所有的人都在同时做的一件事情是什么?”答案是“呼吸”。每一个活人都在呼吸着,又几乎所有的人都没有觉得呼吸的存在,这说明呼吸是完全自主、自由的。如果我们经常意识到它,恰恰说明心肺功能不佳,呼吸困难。教师是脑力劳动者,更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理当不择时、不择地地思考,思考应该成为他的一种存在方式、一种生活习惯、一种“动力定型”。有一些思考一时或许对于教师的工作无所裨益,但没有思考则一定不能获得真正的工作绩效,一定不能取得成功。完全可以给教师赋予一种定义——“思想者”。正如李吉林老师所说,我不是一个思想家,但可以自豪地说,我是一个“思想者”。 “对弈”即下棋。“观棋不语”,而真正进入对弈状态、有着较高水准的人,往往也无语,那时他完全进入聚精会神、心无万物、彻底忘我的程度。教师进行研究也要这样,深入沉潜其中,专心一意而不是心猿意马。确有一些教师,他在进行所谓“研究”时,心浮气躁,东张西望,这只能导致他浅尝辄止,或者误入歧途。“入定”是研究的最佳状态,这样的人必然有所斩获。 最后说到写作。研究与写作之间不能划等号,但真正的研究离不开成果表达,离不成写作。我们的研究文章、论文常常是研究的终端文本成果;而真正好的成果又将派生、助成下一步研究,下一步工作。写作要真挚,像阔别多年的老友相见,要言出肺腑。确有一些老师写作时“不好好说话”,喜欢用不明白的话说本来明白的道理。这是文风问题,亦是学风问题,甚至还是人品问题。有人说,言语朦胧往往反映了思想模糊,是的,想得明白的人才能写得真切,说得清楚…… 第三,我主张,“做我们自己的教科研” 在将近十年的教科研生涯中,我曾先后分管科研和中学教研。相形之下,科研更上位并务虚一点,教研更具体和实在一些。在这过程中,我不断形成、积累、积淀了一些体会、感悟,凝成一句话,就是“做我们自己的教科研”,其中自然包括(初中)教学研究。这句话实则表明我的一种理解和主张,近两年来,逐渐为多地一些老师所闻知、熟悉,产生了一定影响。 我尝试用“元素分析法”对此进行“破题”—— 首先是“做”。“做研究”是再寻常不过的说法。但我以为,一线教师做研究,应该有不同他人的、独特的样式和样态。概括地讲,他在“做”(进行实践操作)的同时就是在研究,“做”与“研究”之间可谓彼此“互文”,一意两表——“做”即“研究”,“研究”即“做”。试以上一堂课为例,按照传统的说法,教师要“吃透两头”。“两头”即教材和学生,要“吃透”(透彻理解)这两者,非好好研究一番不可。所谓“吃透两头”,实际上就是对两者进行透彻地研究,努力使之“通体透明”。而就上某一堂具体的课而言,我们更要好好“吃透”教材。 |<< << < 1 2 3 > >> >>| ·上一篇文章:在戒尺与科举的背影下·下一篇文章:气质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 【相关内容】 美国欲驱逐3000名中国研究生,还将冻结中国官员和企业在美资产? 佚名 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 应对美国科技封锁 李锋亮 社会资本研究50年 佚名 成长型思维轻松让孩子成为学霸:斯坦福教授研究发现了孩子聪明的秘密! 佚名 教育研究中科学体系的重要性 余建祥 中国大学生家庭出身调查研究:寒门难出贵子? 佚名 研究表明:这8类孩子,是天生的爱因斯坦 佚名 余建祥:管理学领域的学习力和教育学领域的学习力研究视角差异 余建祥 教研活动精细分类 教师向“学习型”、“研究型”转变 佚名 中国学习力教育研究会 佚名 标题 副标题 全文 作者 关键字 导航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