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学习力教育中心
第1节 德育及其目标和内容
1.德育的概念 ★★★
一、为什么要研究德育
因为德性是做人的根本!学校良好的教育不仅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更重要的是它要造就人良好的德性。因此,培养良好的德性是教育对人性发展的一个根本所在。教育学作为一门培养人的学问,必然要研究学校的德育问题。
二、什么是德育
德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简称,指称整体教育中对人德性予以影响教化的概念,它是以人生活意义及规范的内在建构和外在体现为根本旨要,对人品德给予多方面培养的各种教育活动的总称。
德育的本质在育德,讲究德性是人之为人的一种生活特性。所谓德,就是人们平时所说的品德、德性或品性等,是指人在立身处事规则和为人做人意义方面的内在生成及自我言行上持久稳定的操守。
在现实生活中,品德综合地反映或体现一个人的人生观、生活态度、道德观念、世界观和社会观等,是决定一个人在态度、言行等方面如何为人做人、立身处世的根本所在。
在学校教育中,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有独特的功能和任务,具有不可替代性,又有与整体教育(即各育)的不可分离性。因为通常情况下,德育工作更多地不是自身独立地展开,而是要通过学校整体教学和教育活动,蕴含和体现在整体的教学和教育活动之中。
三、学校德育的意义
1.学校德育的社会意义
学校德育是关系到青少年一代道德成长、精神追求和人生发展走向的根本所在,加强学校德育,不仅是为我国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培养品德良好的社会公民,更重要的是使青少年在未来国家建设和生活中富有巨大的精神动力。
2.学校德育对受教育者成长的意义
中小学是培养青少年的主要场所,加强学校德育也是青少年学生人格品性健康发展的需要。青少年不仅是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而且也是人之为人的性情和情操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青少年成熟与单纯同在,理智性与盲目性具有,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交替表现,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各种发展的可能性。要使青少年品德和个性心理素质获得良好的发展,学校就要重视和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3.德育对整体教育的意义
德育与各育的互含和互为性决定了德育对整体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学生健全发展所必须,而且也是其它各育得以顺利实施并获得良好效果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学校的德育不仅能促进学生的道德文明,也会使学生各种非智力因素得到良好的培养和激发,进而焕发出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保证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任务的完成。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德育是“照亮全面发展的一切方面的光源”。
2.德育目标
一、德育目标的内涵
德育目标,即品德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或所预期达到的结果,是一个国家(或学校)对学生品德培养的出发点和归宿。就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来说,德育目标总是带有综合性。但在德育实践中,由于总体目标比较笼统、抽象,所以各个学校往往要根据总体目标和本校的可能性,对德育目标进行程度和水平上的再选择,提出本校(或本班)的具体德育目标。因此就实际而言,德育目标是多种多样的。
二、德育目标的基本构成
人的品德,从其基本构成来说,主要有价值内容性的要素系统、心理性的要素系统和行为性的要素系统三个方面,人的品德能力则由这三个方面相互作用与结合而形成。品德培养所涉及的目标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完整的品德在形成上需要以上四方面的结合,否则难以有品德发展的完整性。如果德育目标的提出仅是内容性的,而没有相应的心理性目标、行为性目标或能力性的目标,难以有力引导教育者在品德的心理性生成和内化上进行自觉的教育努力,其结果也不能很好地促进或带来某种品德在心理上的真正内化或生成。
3.德育内容
德育内容是指为实现德育目标而组织起来的,用以影响人品德发展的价值性或意义性的资源,是具体表述社会生活对人品德的要求和为人之理的引导体系,是构成德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在现实的教育中,德育内容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德育内容,指广泛存在于生活和整体教育之中的具有价值性或规范性意义的影响内容。 狭义的德育内容,指以专门的形式(如课程、守则等形式)来呈现的价值性或规范性引导体系。
第2节 德育的过程及理性把握
1.德育过程的多样性★★
德育过程即品德教育具体确定与实施展开的过程。实现德育目标、完成德育任务都离不开相应的工作过程。
在教育实践中,德育过程具有各不相同的表现样态,需要在实践中予以一定的区分和把握。
2.德育过程的特点★★
3.德育过程应有的理性把握★★
一、德育过程不等同于品德形成过程
从目的意义上讲,德育过程是要促进人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就实际情况而言,却不能说德育过程完全等同于品德形成过程。这是因为,德育过程是教育工作过程,而品德形成过程则是受教育者个体发展的过程;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边共同活动的过程,而品德形成过程只反映受教育者自身内在思想、心理等方面的发展变化过程。
简单地说,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是教育与发展的关系,教师有教的行为不等于学生能够必然的获得发展。
二、德育过程的操作特性
1.德性之教是心灵交往之教
心灵交往,即指人和人的那种情对情、心对心的交流、沟通和交往。作为培养品德的德育,只有注重与学生的心灵交往,才能了解、熟悉、走进受教者的心灵,使自身的教育工作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来说,就是走进学生精神世界。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心灵交往会建立起师生间的互应互动的心理联系,这种联系意味着双方在心理上对各自的容纳性,以及可能进行交流、沟通、交往的意愿。这种联系一经生成,会为德之教化目标的实现带来极大的可能性。这种联系越紧密,德育有效的可能性就越大。如果联系中断,就意味着各自关上了心理的大门,交流、交往和沟通的意愿消失。无数的事实所证明,没有心灵交往的德育,相互之间就不可能有实际的精神交往,只能是一种死的教育。
2.德性之教是促进“内生”之教
德性虽然可教,但是归根结底还要靠个体内在心性活动才能取得效果。没有主动地思考和内化,社会规范价值系统就不会为学生理解和接受,更不会“内化”为自身的德性。
德育过程要注意引发受教者的内在活动来促进德性的生成和生长。一方面,要注重对学生的认知、情感和意志行为等给予全面分析、全面关注,不断解决它们相互之间出现的不和谐问题,促进德性的全面和谐发展。另一方面,要重视引发学生内在的比较、判断。如果说,认知、情感和意志等心理要素的相互作用,是关系到外在影响能不能被内化的根本的话,那么,人的内在比较判断等活动,就成为外在影响所含有的价值问题能不能被接纳的关键。
3.德性之教是引发感悟之教
在中国的文化中,德,就是得,指人在按一定生活意义或规范行动时内心有所得。这说明德的生成与人的行动是密切相关的,没有行动,就不会有内得。行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有所行动,才会有所感触,有感触,才会有所领悟。
感悟是学校德育有效开展不可忽视的。对于未经过感悟的事物,人通常是不轻易接纳或拒绝的。一个人经过感悟在内心确立起来的东西,往往是比较牢固的,不会轻易改变。
有效的德育要善于引发感悟。一是感悟需要加以引导。二是感悟过程实质是人整理自我心灵秩序的过程,引导感悟有助于促进学生的精神生活,培养学生自我把握自己的能力。三是有利于师生平等互动,共同成为道德的学习者。
上一篇: 道德教育的意义、目标及其实践
下一篇: 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